南开大学哲学院

其他

讲座回顾丨“克立讲坛”第二十讲:东亚儒学视域下的人心道心问题

“克立讲坛”第二十讲2024年6月2日下午2:30-5:00,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讲在哲学院102会议室举办。讲座题为“东亚儒学视域下的人心道心问题”,由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朱子学会秘书长、厦门大学哲学系谢晓东教授主讲,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主持,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叶树勋教授及研究生、本科生近30人到场聆听并参与讨论。讲座主要就韩国儒者对朱子人心道心说的新发明而展开。讲座伊始,谢晓东教授指出,“人心道心问题”是基于朱子的理论阐发而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可惜朱子之后的中国理学中,除了罗钦顺(整庵)的“道心人心体用说”之外,几乎没有明显的发展。但后续这一问题在韩国李朝(1392-1910)受到了极大的重视,韩国大儒李滉(退溪)、李珥(栗谷)和韩元震(南塘)等人,都各自阐发了自己的人心道心思想。人心道心之辨由此也成为了韩国儒学中三大主要哲学问题之一,被持续争论了三四百年之久。韩国儒者颇富创造性的阐发,把该问题的研究推向了极为精微之境。由此人心道心问题才真正成为东亚儒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谢晓东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朱子对人心道心问题的思考历程与及主要观点。朱子早年接受二程观点,将道心人心之关系等同于天理人欲之关系,晚年定论则破除了这种对立,以知觉内容来论定人心道心之差别,即“觉于理者是道心,觉于欲者是人心”,且“欲”并非“私欲”,虽圣人不能无此。故而人心道心可以并存,其理想关系则是“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但同时朱子也在来源上区分二者,即人心“生于形气之私”,而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因此从东亚道心人心思想史的视角来看就产生以下三个问题:第一,道心、人心概念之差异是否有本体论的根源?第二,人心既然可善可恶,那么人心之善与纯善的道心之间是什么关系?第三,道心人心之间是何种分与合的关系?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关怀与思考,谢教授详细梳理人心道心问题在韩国儒学中的发展。韩国儒者卢守慎(稣斋)作《人心道心辨》,继承并系统阐发了明儒罗整庵的“道心人心体用说”,认为道心为体,人心为用。他遵从朱子晚年的理解,认为人心并非人欲,而是有善有恶的,因此道心应该收缩为未发之本体,由此避免了“人心之善”与“道心之纯善”是一种善还是两种善的理论难题。之后韩国大儒李退溪批评了罗、卢二氏的观点,强调了道心人心之差别有本体论根源,即“人心固生于形气,道心固原于性命”。同时结合“四七之辨”,提出了“四端七情与道心人心平行同构说”,即“人心,七情是也;道心,四端是也”。他认为四端与道心发于理而无不善,七情与人心则发于气而有善恶。谢晓东教授指出,由于李退溪的权威地位,其人心道心说,成为了日后韩国儒学人心道心辩论中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谢教授强调,出于反驳退溪的观点,李栗谷提出了“人心道心相为始终说”,即不论是人心还是道心,均是一个心,只是同源异流:如果出于性命之正,但间杂私意,则是始于道心而终于人心;如果出于形气,但不违背正理,则是始于人心而终于道心。因此人心与道心虽然彼此对立、不可并存,但是可以相互转化。可见从所属阶段上说,人心道心是兼“情”与“意”的,包含发用的过程,不同于四端七情都是全然指向已发之情的。从价值属性上来说,七情包含四端,四端是七情中善的部分;道心纯是天理,是“气不用事”即气没有遮蔽理的产物,人心即人欲,是“气用事”即气遮蔽了理的产物,二者全然对立,并无包含关系。总之,栗谷试图证明人心道心和七情四端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是平行的两组问题。但是他仓卒之间提出的这个学说,存在明显的理论漏洞,故栗谷晚年放弃此说,承认了人心有善有恶,走向了朱子的“道心为主人心听命”说。然后谢晓东教授指出,栗谷后学韩南塘提出了三条道路的比喻,这一比喻基于朱子的“人骑马”,理如同是人,气如同是马,理乘气而不相离如同人乘马而不相离。人面前开始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感于义理的“道义之路”,自然纯善无恶;另一条是感于人心的“食色之路”,有善有恶。而食色之路又分为两条岔路:其中正当者与道义之路合二为一,同归于一善;不正当者则岐出而流于恶。南塘从本体、动机以及善的同质性上系统地揭示了人心道心关系,标志着传统人心道心问题走向了终结。最后谢晓东教授对韩国儒者对人心道心问题的发展做出了整体评价。他认为从朱学的角度来看,罗整庵、卢稣斋的道心人心体用说是一种歧出,其作用在于说明了此路不通。李退溪把道心人心与四端七情视为平行问题,他认为道心是理发而人心是气发,凸显了理气之分,故而道心、人心之差别有其本体论根源,但是忽略了理气之合,故而遭到了李栗谷的批判。相对而言,栗谷以“气发理乘一途”来说明道心人心之同一基础,又辅以动机以及气用事/不用事来说明两者之差异。但栗谷对道心人心之关系的理解掉入了两种善的陷阱。韩南塘支持了栗谷的气发理乘一途说与动机因素,此外他最为主要的创见是把四端也看作是兼善恶的,于是道心与人心不但是七情,同时也是四端的表现形态。这就区别于李栗谷只从七情出发,认为道心人心都是其表现形态的观点,也和栗谷的四端是道心及人心之善者的观点区别开来,避免了两种善的理论矛盾,对于朱子学人心道心的三大问题均予以了解答。在讨论和提问环节,到场的师生就相关问题与谢晓东教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叶树勋教授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为何阳明学在韩国没有产生影响;二是韩国儒学中的三大议题为什么在中国朱子后学中没有显题化;三是韩国儒学的辩名析理色彩为何如此浓厚。谢晓东教授分别就韩国的历史因素、虔诚的民族性格,以及语言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做出回答。他指出传统韩国儒学对朱子学有类似对待宗教信仰的虔诚性,且在阳明学传入之初即遭到大儒李退溪的抨击,使得阳明学未能传播。而韩语不同于汉藏语系,最初是拼音形态,受到语言对思维的影响,韩国儒学更重视形上学的思考以及对概念的辨析等。此外同学们也积极请教,提出了人心道心的概念问题以及对韩国儒学的态度问题、儒学社会学和社会儒学概念的区分问题。谢晓东教授均以宽广的学术视野做出了回应,展现了崇高的学术热情与人文关怀。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本次讲座是哲学院“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二十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6月4日 下午 8:40
其他

讲座预告|“克立讲坛”第二十讲:听谢晓东老师讲朱子学

“克立讲坛”第二十讲听谢晓东老师讲朱子学克立讲坛“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1938-2020)。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克立讲坛”自2021年开始举办,主要活动分为三个系列:“学科讲座系列”由南开大学哲学院的教师主讲,多方面展现了南开大学中国哲学学科以及兄弟学科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海内外名家讲座系列”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主讲,为我院师生拓宽学界视野、提升学术品位;“青年沙龙系列”邀请在读研究生汇报最新的研究心得,为青年学子提供展现思想活力的平台。本周“克立讲坛”的系列讲座迎来第二十讲,邀请厦门大学哲学系的谢晓东教授分享他关于东亚朱子学的研究心得。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二十讲题目东亚儒学视域下的人心道心问题主讲人谢晓东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朱子学会秘书长主持人卢兴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时间2024年6月2日(周日)14:30地点哲学院102会议室主办单位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内容简介“人心道心问题”是东亚儒学中的重要哲学问题。就该问题的发端而言,其成为一重要哲学问题,乃主要由于朱子之理论阐发。朱子之后的宋明理学中的人心道心问题,除了罗整庵的“道心人心体用说”之外,几乎没有明显的发展。但是,韩国大儒李退溪、李栗谷和韩南塘等人,都各自阐发了自己的人心道心思想。人心道心之辨是韩国儒学中的主要哲学问题之一,争论了三四百年之久,从而把该问题的研究推向了极为精微之境。可以说,人心道心问题肇始于中国,却极盛于韩国。相对而言,德川日本的儒者则很少谈到人心道心问题。主讲人简介谢晓东,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美国犹他大学、台湾大学、韩国首尔大学访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明清朱子学通史》首席专家,福建省首批博导团队“朱子学前沿问题研究”负责人。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朱子学会秘书长、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华孔子学会二程与洛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韩国忠南大学儒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朱子学(东亚儒学)、儒家哲学、先秦诸子、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比较哲学,阅读兴趣为康德哲学、分析哲学和形而上学。已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文史哲》《学术月刊》《光明日报》《Religions》和《栗谷学研究》等和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五十篇。独著《现代新儒学与自由主义——徐复观殷海光政治哲学比较研究》和《人性、优良政府与正义——政治哲学视角下的早期儒学与古典自由主义研究》两部,独译《朱熹和他的前辈们:朱熹和宋代新儒学导论》(卜道成著)一部,主编《社会儒学与儒学的多元开展》一书。完成了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东亚儒学视域下的人心道心问题》和青年项目《政治哲学视角下的先秦儒学与古典自由主义研究》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两项,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两项,多次获得各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克立讲坛”诚挚邀请广大师生参与交流!文案:谢晓东海报:陈俊茹排版:刘思蓉审核:卢兴编辑:张奕萱校对:张奕萱哲学院融媒体中心
5月30日 下午 9:32
其他

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十八讲:张载性二元论的内涵、思想渊源及其内在问题

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十八讲:张载性二元论的内涵、思想渊源及其内在问题讲座内容2023年12月11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八讲,讲座主题为“张载性二元论的内涵、思想渊源及其内在问题”。本次讲座由四川大学哲学系特聘研究员张培高老师担任主讲人,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老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教研室吴学国、谭明冉、卢兴、邰谧侠、吴亚楠、单虹泽、郑随心老师出席讲座。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2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张老师指出,张载性二元论的提出是儒家人性论史上的分界线。然而,学术界关于其思想来源有道教说和佛教说之争,张教授倾向于后一种。张老师认为张载的性二元论源自他晚年著作《正蒙·诚明篇》中,其中,“天地之性”是纯善的,受到孟子影响;而“气质之性”是有善有恶的,综合孟荀思想。性二元论的实质在于通过先天与后天、本然与非本然,或体与用的不同层次来界定“性”。张老师指出,张载对于“太虚”或“气”有不同的解释,有时作为“气”的总称,有时则分别称之为“无形之气”或“有形之气”,而气的形态上的区别决定了性二元论在伦理性质上的差异。综而言之,张载在气本论的视角下认为,人性具有本然与非本然之分,本然之性是纯善无恶的,而非本然之性则是善恶相混的。张培高老师还详细分析了道教文献《青华秘文》与《正蒙》的关系。张老师指出,张载对性的二元论论证方式与孟子、荀子采用的单一形式截然不同,而关键问题在于这种论证方式是受到道教的影响还是佛教的影响。张老师指出成玄英、李隆基以及张伯瑞等人的思想并非张载性二元论的源头,从而推测张载性二元论可能源自佛教而非道教。张老师接着说明性二元论的说法在《青华秘文》中有所体现,这本书不见于明代以前,且关于其是否由张伯瑞所作仍存在争议。再加上书中的语句,可推测《青华秘文》的成书时间并非在张载之前。对于张伯瑞与张载著作中出现相同语句的原因,张老师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一是《青华秘文》为明代道士李朴野所作;二是张伯瑞受到张载的影响。接着,张培高老师提出了张载的性二元论是儒释合一的结果。从词源的角度来看,“天地之性”一词可在《左传》《白虎通》和《论衡》中找到,这些文献中都指代自然的本性或自然规律,没有道德的含义。直到北宋的胡瑗第一次将“天地之性”与人性关联起来,从而在后来的理学家中对人性论产生了引导作用。然而,恶从何而来呢?张老师指出,胡瑗从禀气的厚薄进行论证,即禀气的不同决定了常人无法认识自己的善性,也决定了圣人与常人在抵制“邪情”侵袭时的不同应对效果。张老师继续从词源上讲,“气质”具有三层含义:一是阴阳之气;二是个人的内在形神;三是文章的内在风格。除了这三者,张载还赋予了气质“善恶”和“情欲”的含义。然而,为什么气聚之后人性变得善恶混杂呢?张老师认为其原因在于张载受到宗密的影响。这一观点的依据包括:一是宗密作为唐代名僧,对后世名僧契嵩等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宋仁宗曾展览过契嵩的著作,提供了张载了解宗密的可能性;二是张载长期涉足佛学,而宗密既属于华严宗又属于禅宗。因此,张载的性二元论不仅受到宗密的影响,还汲取了孟子的性善论、王充与孔颖达的气禀论、胡瑗的天地之性论以及传统的气质观。这是对儒释两家成果的综合创新,而与道家和道教无关。最后,张老师还阐述了张载性二元论存在的内在问题。在宗密的观点中,本然清净的真心被无明污染而具有净染之分。然而,对于坚守儒家立场的张载而言,仅仅通过气的聚散运动来解释善恶的产生是经不起推敲的。张老师指出,后来程朱通过理气二元架构对此进行了解释。朱熹认为人性本善,但一旦沉浸于气质中,就会受到熏染而变得不善。朱熹结合了理先气后的理论,形成了更加成熟的本体论,从而解决了张载性二元论所蕴含的难题。讲座结束,严正老师进行了总结评议,张老师针对张载性二元论思想进行了详尽的论证,同时对性二元论与佛教、道教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解析,并最终将讨论延伸至二程和朱熹的理论。在场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就“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含义划定以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张老师则逐一回应了这些问题。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本次讲座是哲学院“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八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往期回顾“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克立讲坛”第一讲:“经学哲学”研究方向探析“克立讲坛”第二讲:曾国藩的礼学经世思想“克立讲坛”第三讲:儒家历史哲学刍议“克立讲坛”第四讲:“全球老学”与中国经典译本的哲学意义“克立讲坛”第五讲:方克立先生学术思想述要“克立讲坛”第六讲:牟宗三道德形上学建构的康德桥梁与黑格尔原型“克立讲坛”第七讲:四德论:孟子与柏拉图之间“克立讲坛”第八讲:《孟子》《庄子》的共同话题“克立讲坛”第九讲:孟子本心的“秩序”和“恶”的产生“克立讲坛”第十讲:汤用彤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南开的渊源“克立讲坛”第十一讲:林毓生教授治学的经验与方法“克立讲坛”第十二讲:拉丁语《老子》中的“有”与“无”“克立讲坛”第十三讲:一种“三纲六目图”及其成因“克立讲坛”第十四讲:中国革命的思想道路“克立讲坛”第十五讲:
2023年12月14日
其他

讲座干货:全球老学系列讲座第四讲:批判诠释学与中国哲学

Dunaj博士到访南开大学,期间参观了全球老学特藏,与师生讨论《道德经》的思想以及传播情况。后参观了图书馆并在周恩来总理像前留念。02
2023年11月28日
其他

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十五讲:普遍意识与中国美学研究

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十五讲:普遍意识与中国美学研究讲座内容2023年11月16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五讲,讲座主题为“普遍意识与中国美学研究”。本次讲座由美学教研室主任薛富兴老师担任主讲人,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老师担任主持人。本科生、硕博研究生2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讲座伊始,薛老师首先提出应如何进行中国美学理论研究的问题。老师将中国美学理解为内在于中国哲学的存在,认为要以哲学方式研究中国美学的材料,即关注使用何种方法来讨论材料。作为例证,薛老师提出了把握人文价值系统的三分法:以趣味、德性以及信仰三种人文价值形态来观照中国人的审美生活旨趣、德性伦理取向和信仰。说明了如何进行内在化的哲学讨论。其次,薛老师以“中国美学研究的特殊性视野”为核心,考察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美学界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文化热(后称国学热)关注中国文化的特殊性,注重比较中国传统美学旨趣与西方美学观念。转至90年代,学术界掀起了“系统反思”的热潮。薛老师以“失语症”与“不可通约性”为关键词,说明了西方哲学概念对中国学界影响之大,以及中西方美学的汇通难题。来到新世纪,中国美学讨论的关键词转变为“中华美学精神”。薛老师针对“特殊性视野”提出诘问并进行批判,老师认为呈现和强调中西方文化传统之差异有其合理性,但过分强调差异性会导致民族文化成为一座“文化孤岛”。进而,老师借由思想实验,反诘中西方美学如果是截然二分的差异存在,那么美学学科的合法性就难以保证。就正面角度而论,美学研究应以普遍性统摄殊相。同时,不同文化传统下“文化的共通性积累”让美学研究不再是虚构或抽象。薛老师提出,当前的学术研究已然进入全球化背景,如何对待各文化传统,是否能够建构起“普世价值”已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为解决此难题,各文化传统应做加法而非减法,即以“共识累进”的理想方式,用温和渐进的手段,让不同文化间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识。再次,以上述研究为基础,薛老师提出“普遍意识”的概念。老师认为“普遍意识”是一种视野、一种信仰、一种假说。它预设了中华审美个性不可以超越人类文化的物种共性:预设中华审美趣味与智慧亦可用于理解和阐释其他文化传统中的审美演化规律。将这三个层面结合起来看,“普遍意识”是在用中华审美的特殊性材料研究人类审美的普遍性问题。也就是说,“普遍意识”的理论目标是解决美学的学科合法性问题,因此“普遍意识”具有学术与文化上的功能和意义。在后续论述中,薛老师以自身的学术成果作为典型个案,先后探讨了在普遍性的视野下如何用中国美学的材料做中国美学理论研究、美学史研究以及环境美学研究的问题,将自己丰富的学术经验分享与大家。讲座结束,严老师简要总结并进行评议。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丰富了大家对美学理论研究方式的理解,在如何进行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方面给予大家十分深刻的启发。本次讲座是哲学院“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五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往期回顾“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克立讲坛”第一讲:“经学哲学”研究方向探析“克立讲坛”第二讲:曾国藩的礼学经世思想“克立讲坛”第三讲:儒家历史哲学刍议“克立讲坛”第四讲:“全球老学”与中国经典译本的哲学意义“克立讲坛”第五讲:方克立先生学术思想述要“克立讲坛”第六讲:牟宗三道德形上学建构的康德桥梁与黑格尔原型“克立讲坛”第七讲:四德论:孟子与柏拉图之间“克立讲坛”第八讲:《孟子》《庄子》的共同话题“克立讲坛”第九讲:孟子本心的“秩序”和“恶”的产生“克立讲坛”第十讲:汤用彤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南开的渊源“克立讲坛”第十一讲:林毓生教授治学的经验与方法“克立讲坛”第十二讲:拉丁语《老子》中的“有”与“无”“克立讲坛”第十三讲:一种“三纲六目图”及其成因“克立讲坛”第十四讲:中国革命的思想道路
2023年11月17日
其他

讲座回顾丨“克立讲坛”第十四讲:中国革命的思想道路

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十四讲01讲座内容2023年11月10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四讲。中国哲学教研室范广欣副教授担任主讲人,做了以“中国革命的思想道路——对张灏先生观点的阐发”为主题的讲座。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教授担任主持人。本科生、硕博研究生30余人到场聆听,并参与讨论。范老师首先回忆了2005年4月张灏先生在其荣退座谈会所指出的中国革命的思想道路。自1895年开始,中国的革命的意义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小革命”,以传统儒家天命观为出发点,强调唯有德者为王,承认颠覆暴政,改朝换代的合理性;二是“中革命”,即政治革命,不仅改变政权,而且要变革政治体制;三是“大革命”,首先是政治革命,掌握政权后,还要运用政治权力全面改造过去的政治体制、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然而,在张灏先生公开发表的文字中不曾出现对革命的三分法。张先生在《中国近百年来的革命思想道路》中对革命采取的是二分法。他说:大约说来,近代世界的革命有两种:一种可称之为“小革命”或“政治革命”,指以暴力推翻或夺取现有政权,转变现存的政治秩序的革命,如辛亥革命;另一种是所谓的“大革命”或“社会革命”,指不但要以暴力改变现存政治秩序,而且要以政治的力量迅速地改变现存的社会与文化秩序,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与1917年的俄国革命。范老师认为,张灏先生很可能是受到阿伦特(Hannah
2023年11月15日
其他

【“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七讲】潘光哲:重思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

“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七讲2023年11月3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七讲,讲座题为“重思蔡元培的《中国伦理学史》——兼论近代中国学术的日本渊源”,由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潘光哲研究员主讲。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范广欣副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教研室卢兴、廖娟、郑随心几位老师及研究生近30人参与聆听讲座。讲座伊始,潘光哲老师进行了方法论的探讨。他指出,冯友兰先生曾提出,中国哲学的现代展开需要在“照着讲”的基础上推进“接着讲”。虽然“接着讲”要求更高,但是“照着讲”并不容易。人文社科学者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发挥一种“无用之用”,跳脱既存知识魔障的限制与障碍,反思我们生活世界里的那些好似永恒真理(‘timeless’
2023年11月8日
其他

讲座回顾丨“克立讲坛”第十三讲:一种“三纲六目图”及其成因

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十三讲01讲座干货(通讯员:陈俊茹)2023年10月26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三讲,讲座主题为“一种‘三纲六目图’及其成因——日本《大学》接受史的一个侧面”。本次讲座由中国哲学教研室讲师廖娟老师担任主讲人,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担任评议人。中国哲学教研室吴亚楠、单虹泽老师出席讲座,本科生、硕博研究生30余人到场聆听并参与讨论。讲座伊始,廖娟老师指出,促使她关注到日本江户后期儒者大田锦城这一“大学图”的原因有二:一是图学作为一种文本的有效补充和内容拓展,正日益受到学界重视;二是学界对日本儒学的考察正在己有的框架上更加细化,日本考证学派虽非过往研究关注的重点,但其研究方法在儒学的学问精神上有极大的意义,而大田锦城是日本考证学派的发端人物。廖老师选取大田锦城《九经谈》中的“三纲六目图”这一小问题为切入点,意在呈现日本江户后期《大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及该文本在跨地域传播之后结合本土思想背景所具有的特殊意义。首先,《大学》古本新本之争之下,存在着学者对于《大学》修养工夫的不同认识。朱子改订《大学》文本,基于其修己治人论和本性论,展开八目阶梯式的渐进修养工夫,尤其作《格致补传》,是为了补全八目阶梯论中从“格物致知”到“诚意”之间的理论飞跃;大田锦城在早年《九经谈》时期,一方面基于考证学追求文本客观性的立场,反对朱子改易文本,支持《大学》“错简说”而非“阙文说”,由此拒斥朱子《格致补传》;另一方面,大田锦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与朱子存在龃龉,他将格物致知理解为“格量天下国家身心意之本末,致知平治齐修正诚之先后”,因此格致与后六目之间是括例总目与分别条目之间的关系。这是“八目”成“六目”的根本原因。随后廖老师指出,大田锦城在《大学原解》时期已经放弃《九经谈》时期的“三纲六目图”立场,转而支持“三纲领八条目”之说。在内容上,大田锦城重新解释格致的意思,释格物为“致道”,“致知”为“知至”,认为八条目有发端,有本末、先后之秩序,彻底服膺于朱子阶梯式的渐进工夫论。他又解“至善”为“格物致知之极而学问思辨之效”,将格物致知归于止于至善之下,倡导以朴素的学问之道作为至善,以凸显学问思辨的朴素内涵,由此已断绝早期将格致二者归于“六目之括例总目”的解释可能。而促使大田锦城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在于,锦城晚年认为徂徕学提倡经世济民,忽视内心的醇化,造成当世学风的放肆与学问、道德的败坏。故而锦城痛感朴素学问的重要性,基于对学知的追求和对同时代思想的反省,推翻早年论断,转而支持以学问修养为基础的渐进工夫。
2023年10月30日
其他

讲座回顾丨“克立讲坛”第十二讲:拉丁语《老子》中的“有”与“无”

01讲座干货(通讯员:赵婧辰)2023年9月21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校内系列讲座第十二讲,讲座主题为:拉丁语《老子》中的“有”和“无”诠释——重新思考中国哲学的存有(Being)与非存有(Non-Being)问题。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为南开大学哲学院全球老学研究中心主任邰谧侠(Misha
2023年9月25日
其他

讲座回顾丨“荐福宗教学”第六讲:马丁·路德对于西方思想史的意义

讲座回顾2023年5月5日,南开大学哲学院与南开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举办“荐福宗教学”系列讲座第六讲。本次讲座由上海大学黄保罗教授主讲,南开大学宗教学教研室于涛副教授主持,讲座主题为“马丁·路德对于西方思想史的意义”。讲座伊始,黄保罗教授指出,在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挑战面前,重新审视路德的五重哲学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哲学与神学的关系,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应对当前面临的各种危机。首先,黄保罗教授认为,从教会权力结构的解构、经院新学的诞生和发展以及思想及社会运动这三个方面来讲,路德可谓是现代性的开启者。路德对主体性的发现有益于克服极端个体自由主义现代性的弊端,同时路德也通过原罪说强调主体之人的有限性。其次,路德的十字架神学注重神与人之间的绝对关系,以及人类对绝对真理的不断追求,这对于克服前现代荣耀神学的复辟具有积极作用。接着,黄保罗教授指出,路德关于称义的悖论,可以应对人工智能在“能”与“善”的矛盾中对人之本质的挑战。并且,路德的两个国度理论有益于克服权力者对权柄的滥用。最后,黄保罗教授分析了启蒙在不同传统中的意义,进而认为对于人的愚昧如何被启蒙这一问题,路德的人论可以提供重要思路。在提问环节,黄保罗教授回答了现场同学关于主体性和个体性的区别、善和信、真理论和怀疑论、密尔(John
2023年5月8日
其他

讲座干货|“全球老学”第二讲:老子“观”和“览”的艺术

欲融百家之道,先通众妙之门,该中心特定期邀请全球学者举办系列讲座,揭示和阐释全球不同语言、文化、哲学里的《老子》精妙,期待各位专家莅临传道!讲座内容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讲座干货|“全球老学”第三讲:道宁天下:老子哲学中的生命意识与价值关怀

欲融百家之道,先通众妙之门,该中心特定期邀请全球学者举办系列讲座,揭示和阐释全球不同语言、文化、哲学里的《老子》精妙,期待各位专家莅临传道!02讲座内容
2023年4月26日
其他

讲座干货|“全球老学”第一讲:早期道家“道术”的转变:从老子义到黄老义

讲座伊始,王中江教授首先表达对于“全球老学研究中心”成立的祝贺,并结合“全球老学”系列讲座的主旨,通过将老子哲学同西方哲学家的理论进行对比,肯定了老子哲学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影响力。
2023年4月25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11讲:林毓生教授治学的经验与方法

01讲座干货(通讯员:韩佳慧)2022年12月1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一讲,讲座主题为:“林毓生教授治学的经验与方法”。本次讲座由中国哲学教研室范广欣副教授担任主讲人,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担任评议人。谭明冉、廖娟、单虹泽、郑随心几位老师及研究生、本科生百余人线上参与聆听。
2022年12月2日
其他

讲座回顾 I “克立讲坛”第十讲:汤用彤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南开的渊源

讲座干货(通讯员:黄豆)2022年11月17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十讲,讲座主题为: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汤用彤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南开的渊源。本次讲座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建永研究员担任主讲人,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担任评议人。青年教师、研究生、本科生60余人参与本次讲座。讲座伊始,赵建永研究员概述了汤用彤先生的成就及与南开的缘分。汤先生是享誉国际的哲学史家、佛学家和教育家,也是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大师级思想家。他抱定“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治学宗旨,对我国宗教学和哲学学科建设有深远的影响。1925年夏在张伯苓校长的感召下,汤用彤受聘于南开大学教席,任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在汤用彤毕生所开40多种课程中,南开大学时期现已知有12门,涉及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和中国佛教史。赵老师在本次讲座中,就汤一介先生保存的汤用彤未刊讲义手稿,参考相关文献,对其在南开大学哲学系的教研概貌进行介绍。讲座第一部分梳理了汤用彤先生在南开大学时期的西方哲学类讲义,这些资料是西哲东渐的珍贵文献。《西洋哲学史》手稿中强调会通东西的文化研究和教学,以文化启蒙作为改造社会的途径,体现着“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为学宗旨;《现今哲学》讲义对各种流派及其发展走向作了详细评介,表现出可贵的前瞻性;《实用主义》讲义从国情出发,对实用主义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实用主义与教育》讲义从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出发,引介西方新近教育理论,探索教育救国之路;《康德哲学》讲稿中借用佛学法相宗术语概括出康德哲学的特点,并揭示了东西哲学的可比较会通之处;此外社会学和逻辑学的课程讲义虽尚未找到,但在其思想以及其他讲义中亦可见端倪。
2022年11月18日
其他

讲座回顾 | “克立讲坛”第九讲:孟子本心的“秩序”和“恶”的产生

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第九讲▪▪▪(通讯员:曹雅琪)2022年11月10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九讲,讲座主题为:以有序的方式去“爱”——论孟子本心的“秩序”和“恶”的产生。本次讲座由中国哲学教研室吴亚楠副教授担任主讲人,中国哲学教研室单虹泽老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担任评议人。中国哲学教研室谭明冉、邰谧侠、叶树勋、单虹泽、廖娟、郑随心几位老师出席讲座,研究生、本科生共百余人在线上线下聆听讲座。南开大学哲学院孟子讲座伊始,吴亚楠老师通过一些社会实例引出所关心的问题:为何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仍会产生“恶”,我们又应该如何认出这种“恶”?进而她指出,这种“恶”的产生并非是规定本身的问题,其背后可能存在着执行者追求“义”的动机和追求“爱”的动机的龃龉,此时已然出现了本心的失序。于是,吴老师通过“秩序”的界定、“义”的内涵、“礼”的内涵、《孟子》中“恶”的来源这四部分内容阐明了《孟子》“仁”“义”“礼”之间的秩序,以及对其秩序性的忽视可能成为“恶”的最隐秘的来源。孟子首先,吴老师借助奥古斯丁、帕斯卡尔、舍勒的相关材料对“秩序”做了界定,认为秩序就是整体内部的元素呈现和谐的统一,人具有一种先天的情感、价值的秩序。同时为便于讨论,吴老师做了将有关价值的内容区分为“价值”“价值感受”“价值实践”三个类型。紧接着,吴老师通过抛出几个问题引出对“仁义礼智”关系的重思,继而重新梳理了“义”的内涵:“义者,心之断制”说明了“义”作为“正当”这种价值,应当来源于内心;同时,《孟子》中的“居仁由义”、仁宅义路则说明了“仁”是“义”背后的先验价值存在,而“义”的生成具有“条件性”“时空性”的特点。故由此审视“仁”“义”的关系,在先验领域“仁”为“义”奠基,而在经验领域,存在因忽视“义”的时空性或者将仁、义之行错序而产生的放失本心情况。进一步,吴老师重新确认了“礼”的内涵:《孟子》中“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说明“礼”是“辞让之心”这种价值感受背后所对应的价值,“礼”是仁义之“节文”说明它是仁义的一种具体的、有尺度的呈现。而“仁”“义”“礼”应当是这样的关系:先验领域中“仁”导出“义”,进而导出“礼”;而经验领域中同样存在由“礼”的局限与可能的僵化、滞后所导致的“仁”“义”“礼”的错序。至此,吴老师指出《孟子》中“恶”的来源共有三种:从其“小体”、“仁”“义”“礼”之间的断裂、“仁”“义”“礼”的错序。其中后两种作为“失序的爱”,是孟子哲学中“恶”之隐秘而危险的来源。“仁义礼智”不仅是本心的四种价值,更是本心自身展开的不可动摇的秩序。我们应当“有序”的爱,以“恻隐”之道德情感为一切“心之行”的核心,坚持“同情心”高于一切。报告结束后,卢兴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评议,在场师生就相关问题与吴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孟子本次讲座是哲学院“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九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1938-2020)。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该讲坛已举办校内系列讲座九场,海内外名家讲座三场,本学期还有更多精彩的讲座即将呈现。南开大学哲学院往期回顾“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
2022年11月12日
其他

讲座回顾 | “克立讲坛”第八讲:《孟子》《庄子》的共同话题

进一步,谭老师讲述了《孟子》和《庄子》的时代性——两者都有相同的历史语境;两者都属于散文文体;两者都有共同的用语和论题。由于这三点,《孟子》和《庄子》可以放在一起研究,相互启发。
2022年10月29日
其他

讲座回顾 | “克立讲坛”第七讲:四德论——孟子与柏拉图之间

本次讲座包含四个环节:首先由邓向玲老师介绍柏拉图的四德论,之后由叶树勋老师讲解孟子的四德思想,接下来是两位老师的精彩对谈,最后是两位对谈老师和师生进行互动。
2022年10月28日
其他

【讲座回顾】| 牟宗三道德形上学建构的康德桥梁与黑格尔原型

2022年10月6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六讲,讲座主题为:“牟宗三道德形上学建构的康德桥梁与黑格尔原型”,此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王时中教授担任主讲人,中国哲学教研室廖娟老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担任评议人。中国哲学教研室郑随心老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牛子牛老师出席讲座,研究生、本科生百余人线上线下共同参与讲座。讲座伊始,王时中教授表示,自己虽然没有专门从事中国哲学研究,但是一直对五四以来中国的各类思潮十分关注,认为有必要对其建立一种研究的坐标与框架。同时也希望借此次讲座的机会更好地实现学科之间的交流与会通。王教授还谈到了自己和方克立先生的相识过程,对方先生的学术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表达了自己对方先生的仰慕与尊敬。接下来,王时中教授从“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的康德桥梁”“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的黑格尔原型”“对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的同情的理解”“对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的再推进”四个部分展开了讲座的内容。王教授认为,牟宗三充分肯定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用意在于援引康德来论证中国的道德传统也具有先验性与普遍性。与此同时,牟宗三也指出了自己对康德道德底形上学的四个方面的批评:第一,由于康德不理解“道德感”与“道德情感”具有“实然”与“超越”两个层面,而仅将“道德情感”局限于“实然”层面,从而将“道德情感”与“道德感”混同于私人幸福原则,无法使道德法则、道德理性成为最为本质的一环。第二,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自由”只是一个“设准”与“假定”,康德将“道德感”当作经验排除出去的做法,使得道德法则难以落实呈现。第三,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只是以道德为对象的形而上解析,而不是以道德为进路的形而上学构造,所以康德无法构造出一种具体而普遍的“道德的形上学”,而只是“道德底形上学”。第四,康德试图以“目的性原理”对接“自然的因果性”与“自由的因果性”的尝试并不能称之为圆满。随后,王时中教授梳理了牟宗三阐发道德“历史创造义”的逻辑过程。首先,牟宗三认为在自己的“道德的形而上学”中,打破了康德对“自然因果性”与“自由因果性”的分解与割裂。其次,牟宗三通过赋予“无限心”“智的直觉”这些概念以“主客一体”“体用一元”的新内容,实现了对康德的“否定性的超越”。再次,牟宗三把道德意识视作贯通本体界与现象界的道德实体,而阐发道德“历史创造义”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康德“道德底形上学”的“否定之否定”。自此,牟宗三认为其道德形上学打通了“道德界”与“自然界”的隔绝,不仅具有“宇宙存在”的意蕴,而且具有“历史创造”的内涵,因此实现了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超越。而牟宗三又试图以黑格尔辩证法来展开其道德形上学,展示道德的能动性,以体现道德形上学主动创造的、动的逻辑。接着,王时中教授分析了为何牟宗三如此看重道德形而上学,这与“科玄论战”密不可分。牟宗三肯定了“玄学派”张君劢的思想进路,并对其“人生观”实现了推进,这表现在牟宗三以康德哲学为桥梁,并借助黑格尔辩证法,实现了科学与道德的圆融贯通和道德之于科学的优先级。而牟宗三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其借助了黑格尔辩证法的能动性力量对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进行了一种近似于“生命哲学”的改造,从而使其构造的道德形上学获得了一种贯通、统摄与创造的力量。这既是牟宗三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但也表征着其所代表的“玄学派”的极限。王教授指出,以牟宗三为代表的新儒家以黑格尔辩证法为原型张扬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的能动性,却有可能走向道德反噬科学的另一极端。而造成这种反噬危险的根本,则要归因于康德哲学二元论的预设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兼容难题。因为在康德哲学中预设了自由与必然、道德与宗教之间的“二律背反”,而包括牟宗三在内的新儒家学者并未意识到“二律背反”之于康德哲学的意义,他们在借用康德哲学作为桥梁的时候是只取所需,而并未对康德哲学做出整全地剖析,故而在“道德”的层面迅速将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与黑格尔的辩证法相对接。正因为缺失了对道德的科学性论证,中国在接受西学的时候很容易将西学道德化等同于西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不例外,这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社会科学到道德理想的形象转变。最后,王时中教授总结道,牟宗三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一种黑格尔辩证法的“道德理性”版本形式。之所以借用康德哲学的桥梁,是因为其认为康德哲学是西方哲学的高峰。而借用黑格尔,是因为在其看来康德哲学的二元论设定使其无法接触到道德理性的最高层次,而借用黑格尔辩证法的能动性,则能够有效地打通自由与必然、科学观与人生观的断层,从而彰显道德形上学的力量,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但是“道德的形上学”作为一种“形而上学”,它仍然有必要经受“科学”的检验与批判。主题报告结束后,卢兴教授进行了评议。卢教授简要梳理了现代新儒学研究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指出尽管作为“显学”的现代新儒学研究的热潮已然退去,但是这一思潮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的思想创获和学术贡献不可忽视,研究空间尚未穷尽,大视野、新问题、跨学科、多元化的研究大有可为。王时中教授的现代新儒学研究是一种立足于更为宏阔的问题意识之下的跨学科研究,该研究透过牟宗三的哲学原创工作进一步审视了20世纪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现代性哲学之间的会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路径与问题以及中国文化的未来走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现出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学术功底。随后,线上线下的师生就“科学”的释义、中西哲学会通、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本次讲座圆满结束。本次讲座是哲学院“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六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1938-2020)。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该讲坛已举办校内系列讲座六场,海内外名家讲座三场,本学期还有更多精彩的讲座即将呈现。往期回顾
2022年10月7日
其他

【讲座回顾】“克立讲坛”第五讲:方克立先生学术思想述要

2022年9月29日下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五讲,该讲座主题为:“研古阐今求实
2022年9月30日
其他

【讲座干货】“克立讲坛”第四讲:“全球老学”与中国经典译本的哲学意义

Evola的意大利语译本。第二个是无政府主义的《老子》,如日本人山鹿泰治的世界语译本。第三个是苏联唯物主义的《老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杨兴顺的译本。最后是嬉皮士的《老子》,是1972年由Gia-fu
2021年12月13日
其他

【讲座干货】“克立讲坛”第三讲:儒家历史哲学刍议

History),再到哲学的历史(Philosophical
2021年11月10日
其他

【讲座精华】“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一讲: “夜行”——一种黄老道家的心灵学说与行动方式

★讲座精华(通讯员:李佳惠)2021年10月22日晚,南开大学哲学院“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讲座第一讲开讲。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讲座题目为“夜行”:一种黄老道家的心灵学说与行动方式。南开大学哲学院叶树勋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严正教授、卢兴教授、廖娟老师、单虹泽老师、郑随心老师及4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到场聆听并参与讨论。以往学界对黄老道家多有研究,但对于“夜行”的关注十分有限,只有李学勤先生的短文《论先秦道家的“夜行”》一文有所论及。曹峰教授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梳理揭示了“夜行”黄老道家的心灵学说与行动理论的重要概念,由此对“夜行”概念及其相关概念展开系统考察。他指出,“夜行”概念簇不仅对于认识黄老道家有重要作用,也是先秦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线索。曹峰教授指出,提及“夜行”概念的主要典籍是《管子》的《形势》及《形势解》,《鹖冠子》的《夜行》和《武灵王》,以及《文子》的《精诚》和《淮南子》的《览冥》等具有道家色彩的文献。曹峰教授首先分析了《鹖冠子》的《夜行》篇。他认为该篇前半段讲的是有验、有所以然的“度数”(天道与人事之体现),而后半段提出了一种更为高明且不可能有验的,甚至是出神入化的东西,只有能够夜行的人才能掌握,这与老子的“道”暗合。而且,《夜行》后半段的文字也多源于《老子》的文本。他认为《夜行》虽然化用了《老子》,但已经脱离了《老子》原来所具有的形而上学的特征,是将老子现实主义化、权谋化了。而这恰好证明《夜行》是“黄”与“老”结合的范例。《夜行》所言说的是一种黄老道家的行动方式,体现着黄老道家的行动理论。曹峰教授继而分析了《管子·形势》中的“夜行”,这也是目前可见最早出现“夜行”的文献。他指出其与《老子》文本也有诸多关联。曹峰教授猜测“夜行”作为表达神异功能的名词很可能早已流行。而且他认为“夜行”虽然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行”,但仍然是行动的一种,容易被注重行动方式与政治效果的黄老道家选择。接着,曹峰教授又指出《管子》的《形势解》是在用“心行”解释“夜行”,
2021年10月30日
其他

【讲座精华】“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三讲: 老庄思想与现代生活

★讲座精华(通讯员:谢文康)2021年10月25日上午,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三场讲座,该场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陈鼓应教授主讲,主题为“老庄思想与现代生活”。讲座由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教授主持,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效雷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蔡觉敏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卢兴教授、范广欣副教授、邰谧侠副教授、叶树勋副教授、单虹泽老师、廖娟老师、郑随心老师以及6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到场聆听并参与讨论。院党委书记赵爽老师代表南开大学哲学院向陈先生赠送纪念品。在进入正题前,陈先生回忆起1986年受方克立先生邀请,来南开讲学的情景,并赞赏了南开新校区开阔的办学空间与浓厚的学术氛围。谈起学生时代,陈先生简述由尼采哲学进入存在主义,并由此解庄注老的学术经历。陈先生指出,假如我们要找一个字代表中国文化,“中”或“和”有其合理性,但“道”更足以代表中国文化或其哲学,从字形来看,“道”是人类开始双足行走的昂然之首。陈先生讲到,“道”存在多种意义,“道”是万物生命的泉源,作为宇宙论、演化论意义的“道”不见于《老子》之前的文献,这足以证明老子是中国哲学的创始人,而从“吾”“我”等语词可以证明老子作为作者的真实存在;“道”是一切存在的大全;“道”是大化流行、周而复始的不断更新;“道”是思想生命、精神的最高境界。在谈到“道”是一切存在的大全时,陈先生结合《庄子》“恢恑憰怪,道通为一”一语,谈及了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从少年的书生意气到欣赏他人的开放心灵,并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价值。提及《庄子》首篇《逍遥游》,先生显扬积厚之功,结合《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希望学子能够在读《论》《孟》《老》《庄》时,将其精神内化于生命之中,通过体证之“道”实现生命之“化”,成就心胸视野的宽广,又能于“海运”之时待势而行,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握时机。陈先生强调老庄思想与时代生活的关联性,应当从多维视角加以讨论,并借讲座之机邀请邰谧侠与叶树勋两位老学后劲展开对谈。邰谧侠老师讲述了自己从14岁起在美国接触《老子》的经历,指出“老学”的全球化已是事实,《老子》在翻译、解释、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能够成为不同文化间的沟通点。叶树勋老师从人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出发,解答古今中西的经典在根本上具有普遍性的原因,并以《庄子》“悬解”“心斋”为例加以说明,分享了初读《庄子》时的体会。此后,邰老师也表达了自己对《庄子》的喜爱,赞叹《庄子》的文学手法,被《庄子》“抓”之后很难“逃”出来,也不必“逃”出来,虽然是两千年前的文本,但对现代生活仍然具有很大的价值。谈及自己对《老子》感兴趣的原因,邰老师回忆起自己儿时在大森林生活的经历,提出自己从生命自然状态的角度学习《老子》的初心。听毕,陈先生回忆起儿时河田乡南塘村的生活经历,情至深处,先生唱起儿时受教的杜牧《清明》与《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一节,并指出孔老内在价值的相通性,老子不是隐士,更不是阴谋诡计者,应当更多地从正面的角度理解老庄,这一点与尼采是相通的,并推荐大著《道家的人文精神》与《庄子人性论》。当有同学问及陈先生如何看待二十一世纪的人类未来时,陈先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提出文化间交流的重要性,并对南开大学“全球老学研究中心”的筹备表示关切,期望能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取向的沟通交流。近两个小时的活动,师生们意犹未尽,会后,众多学子手执陈先生的著作请求签名留念。活动也通过腾讯会议对外直播,吸引海内外六百余人参与观看。本次讲座的主讲人陈鼓应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道家学者,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北京大学,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研究员。所著《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等书行销四十余年,是人们研习老庄的经典读本。他提出《易传》哲学思想属于道家的观点,一反两千年来《易传》思想属于儒家的观念。他秉持“中国哲学道家主干说”,在学界独树一帜。耄耋之年,他仍奔波辗转,持续不断地为道家文化的传播做着努力。陈先生著述等身,代表作有《道家的人文精神》《道家易学建构》《易传与道家思想》《老庄新论》《悲剧哲学家尼采》《存在主义》《尼采新论》《老子今注今译》《庄子今注今译》《周易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译》《管子四篇诠释》《耶稣新画像》等,主编有《道家文化研究》。本次讲座由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是“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三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1938-2020)。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则主要是以学术讲座的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大家展现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本次陈鼓应先生的讲座及其与邰谧侠副教授、叶树勋副教授的对谈兼具学术探讨的广度与深度,又饱含对人类生活的关切,既有宏观的脉络梳理,也有微观的个案剖析,充分体现了“克立讲坛”聚焦前沿、平等交流的学术宗旨。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30日
其他

【讲座精华】“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二讲: 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回顾、反思与重构

★讲座精华(通讯员:李志鹏)2021年10月24日晚,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二场讲座,该场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陈霞研究员主讲,主题为“从哲学到哲学史——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回顾、反思与重构”。讲座由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李若晖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效雷教授、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辛红娟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蔡觉敏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严正教授、吴克峰教授、邰谧侠副教授、叶树勋副教授、单虹泽老师、廖娟老师、郑随心老师、郎需瑞老师以及4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到场聆听并参与讨论。陈霞研究员在讲座中首先回顾了“中国哲学”学科自其建立以来的百年历史。她指出,“中国哲学”的第一个知识体系是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的,也正因此,“中国哲学”学术框架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哲学化过程,“哲学”学科的引入导致了经学走向了终结。“中国哲学”的第二个知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阶级等概念对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个体身份和思想形态进行描述与评价,正是马列的传入带来了中国思想在哲学层面的革命,这一哲学上的革命与中国的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从而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思想界的领导地位,此外,伴随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还有德国古典哲学,这使得中国哲学传统在形而上学方面有了创新的可能,这使此前长期的“西学东渐”过程产生了“质”的飞跃。“中国哲学”学科的历史经验为当下的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陈霞研究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当前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评点和说明,并对中国哲学的未来发展前景予以展望,并从方法论的高度总结了若干经验。她指出,新的中国哲学三大体系针对现在和未来,前辈学者做出的努力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前辈学者的成果,调动世界哲学资源,继续使中国哲学思想具有恰当的哲学形式,深入思考和推动当代哲学三大体系建设。讲座的最后,陈霞研究员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保持一个开放的胸襟,立足于我们的传统,慎思明辨、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从传统出发拥抱世界,把其他文明的优秀元素融入到我们的文化当中,促成传统文化的“双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现代性品格,从而成为人类共享的文化。陈霞研究员讲座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就讲座主题与陈霞研究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彼此提出看法,充分交换意见,本次讲座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中落下了帷幕。本次讲座由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是“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第二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1938-2020)。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克立讲坛”海内外名家系列则主要是以学术讲座的形式,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大家展现中国哲学的独特魅力。本次陈霞研究员的讲座兼具广度与深度,既有宏观的脉络梳理,也有微观的个案剖析,充分体现了“克立讲坛”聚焦前沿、平等交流的学术宗旨。南开大学哲学院中国哲学研究中心
2021年10月30日
其他

讲座干货 | “克立讲坛”第二讲:曾国藩的礼学经世思想

“克立讲坛”讲座干货(通讯员
2021年10月20日
其他

【讲座干货】“克立讲坛”第一讲:“经学哲学”研究方向探析

讲座干货2021年9月25日上午,南开大学哲学院成功举办了“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一讲,由哲学院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严正教授登坛开讲,讲座主题为“经学哲学”研究方向探析。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卢兴教授担任主持人,中国哲学教研室吴亚楠副教授担任评议人,本科生、硕博研究生40余人到场聆听并参与讨论。严正教授在讲座伊始首先提出了以下问题:我们今天研究传统文化,是否需要重新关注经学研究?经学史与儒学史以及中国哲学史的关系如何?“经学哲学”的研究方向是否成立?接着,严老师从经学基础入手,对“五经”、“六经”、“十三经”等一系列范畴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解说,为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奠定了知识背景。关于经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严老师指出,经学是中国传统时代的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与汉语言、教育、选官制度、信仰等社会生活各方面息息相关。严老师反思百余年来的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演进,指出该学科在创制之初自觉或不自觉地依傍了西方哲学史的范式,因袭了以哲学家个体为中心的书写框架,而忽视了经典的地位和作用,这并不符合中国哲学史、儒学史的历史实际。有鉴于此,严老师强调经学史与儒学史的内在同构性,指出历史上儒学的演进即表现为经学的形态转变,具体分为五个阶段:(1)先秦儒学,这是前经学时代,也是经学形成阶段;(2)汉唐儒学,这是以五经为主的汉代强调师法家法的今古文经学、隋唐的注疏经学阶段;(3)宋明儒学,这是新经学,或者说四书学兴起的阶段,注重宋学的经典诠释和义理建构;(4)清代儒学,这是汉代经学的复兴、回归、以及重建阶段;(5)近现代儒学,这是经学的终结与儒学的失落。严老师指出,基于儒学史与经学史的内在同构性,“儒家哲学”与“经学哲学”具有同一性,因此“经学哲学”的成立无疑是必然的。严老师进一步阐发了经学哲学研究的主要论域,将其具体归纳以下几方面:(一)儒家经典的形成:探索儒家经典的产生、形成,进而探索经典对于人类文明和精神发展的作用;(二)经学哲学的观念系统:对儒家经典中各种观念加以论证和支撑的核心范畴和命题构成了经学哲学的观念体系;(三)经学在教化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揭示经学教育对于儒者的人生成长和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具的影响和作用,进而分析其发生影响的机制;(四)经学哲学的核心与特质:从“天命与天理”“王道与霸道”“礼治与德治”“仁本与礼本”“情本与理本”等多个问题探讨经学哲学的内在特质;(五)经典诠释学问题:探讨信奉经典的儒者的内部经典诠释,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中揭示儒家经典诠释学的特质;(六)现代经学复兴问题:通过研究传统儒学通过经典的选择和新释而成就理论创新,探讨其对于今天儒学复兴的借鉴意义。严正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与师生分享了自己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引起了听众们的广泛共鸣。讲座后,吴亚楠副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精彩的评议,在场师生就相关问题与严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次讲座是哲学院“克立讲坛”系列学术讲座的第一讲。“克立讲坛”是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系列学术活动,冠名旨在纪念该学科创始人方克立先生(1938-2020)。该讲坛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会议、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围绕当前学界聚焦的前沿热点问题,鼓励师生之间、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进行平等深入的探讨,意在突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壁垒,搭建兼具互补性和合作性、专精性与开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文案:乔帅钘排版:高汐玥编辑:高汐玥审核:卢兴哲学院融媒体中心
2021年10月8日
其他

哲学院《实验逻辑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

根据《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关于开展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2号)、《关于开展2019年度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3号)和《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的有关要求,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教育部组织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我院《实验逻辑学》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下课程。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2020年11月24日